正学课堂 开蒙养正——记兰亭小学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活动
冬日寒意来,教研暖意浓。为学习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进一步深化区域教学改革,建构兰亭“正学课堂”教学样态,借助高校前沿理念和科学经验,着力打造一支“元思考”与“创先行”相融合,善思善行的“元创”好教师团队,11月30日,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举办“正学课堂 开蒙养正”——东北师范大学与兰亭“元创”好教师团队交互式学术引领活动。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斌、东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王向东教授、徐笑梅教授、王俊杰教授、秦德生教授、佟贺教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魏星、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教研究室黄伟星主任、无锡市小学英语教研员华晓薇、梁溪区音乐研训员李可等专家领导在线上参与了本次活动。
语文分会场
王嘉雨老师向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女娲补天》。王老师通过把握故事内容、体会神奇之处、创编故事留白三大学习任务,结合“任务单”搭建学习支架,引领学生探索并领略了中国神话的独特魅力。东北师范大学王俊杰博士与大家现场连线,充分肯定了王老师能紧扣“神奇”,通过“读故事、品故事、编故事”,循序渐进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具有单元整体意识。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魏星老师也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生动点评,同时对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魏老师最后提出“如何体现大单元整体教学、如何整体架构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如何创设真实性任务情境”三大问题,引领所有语文老师不断深思与探索。
数学分会场
汪晓燕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汪老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测、活动验证,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后,东北师范大学秦德生博士和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教研究室黄伟星主任在线做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这是一堂有设计感、有深度的数学课,汪老师能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数学学科的本质,通过创设学生操作活动来展开深度学习,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英语分会场
尤佳老师呈现了一节充满了浓浓中国味的六年级英语阅读课《U8 Chinese New Year》,课中的小组协作、时间轴的结构梳理环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锡山区督导室华晓薇主任就如何将语言、文化、思维融合在大任务的设计中来实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并强调了让学生们萌养“完整的素养”的重要性。东北师范大学徐笑梅博士,则从阅读教学的角度,以学生为根本,提出了“静静地阅读”以及“有效的作业”等建议。英语老师们或听、或思、或讲,大家共讨共究正学课堂的设计理念与教学策略,整个活动圆满成功。
音乐分会场
叶珂妤老师展示的是《顽皮的小杜鹃》一课,叶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新课标中艺术课程的审美性特点,注重了情境性、实践性,沉浸性地教学感知和体验,能根据教学目标分解教学任务,以任务为牵引,达到了学习目标。
课后东北师范大学佟贺博士和无锡市梁溪区音乐研训员李可老师,做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本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特性,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了歌曲情绪,教师通过设计参与性强的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听、唱、创,循序渐进地感知和理解音乐特性,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沉浸式的学习中得到了培育和发展,更可贵的是课上运用嵌入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单元主题的整合,学生体验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别。本堂课特别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把文化自信烙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专家讲座
上午的讲座由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马斌主讲。马斌会长历任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厅教师工作处、基础教育处、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处长,曾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马斌会长和兰亭小学有着不解之缘,兰亭“元创”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名称中的“元创”一词就凝聚着马会长的智慧。讲座中,马会长以《以元创之道创新团队育人》为题,旁征博引,畅谈了“元创教育”的概念范畴、构成要素、内容体系、实践范式以及价值追求,并对“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要义作了重点阐述。老师们认真聆听,进一步明晰了从大脑的元点出发,深思考、广思考、系统思考;从行动开始,有创见、有创举、创新成效的“元创”之道。本次讲座为兰亭“元创”好教师团队建设项目注入了新的动力。
下午,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向东教授为全体老师进行了《国际视野下小学课堂教学的视界与趋势》专题讲座。王教授从对学生核心素养“四个不够关注”这一问题谈起,指出小学课程教学中,素养整合乃是育人之本,学习兴趣是生存之源,学科理解是立身之道,深度教研是强身之法。他希望兰亭能以教师“元创书院”为平台,开展系列化学科育人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正学课堂。
高校支持项目的落地与推进,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高起点与好平台,是机遇也是挑战。兰亭小学将继续与东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紧密合作,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