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学思结合 ——兰亭小学英语教研活动
十月仲秋,金风拂梧桐,石榴果儿火红,丹桂飘香溢校园,兰亭小学英语组的全体教师集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学习活动观”下的学思结合的英语课堂。(图1)
首先,大家聆听了陈洁老师带来的3上《Unit4 My family》Story time一课。陈老师以“family”为主题,以Who are in Mike’s family?和How does Mike introduce his family?两个主问题展开语篇教学,将一棵family tree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课文内容。在应用实践环节,陈老师鼓励学生新旧句型结合,大胆介绍自己的family,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语言实践类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阐述、分析文本内容。这堂课的亮点在于迁移创新活动中,将主人公变为了Mike的妹妹Helen, 让学生们站在Helen的角度对家人们进行评价,从而将family和love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效达成了育人目标。陈老师创造了新情境,为学生理性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搭建舞台,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随后,大家又一起聆听了王晓凌老师带来的6上《Unit4 Then and now》Story time一课。王老师从讨论学生和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铺垫必要的知识,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主题之间建立关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学习理解环节,王老师通过表格、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从语篇中获得与主题相关的文化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王老师的亮点在于注重课内外资源的融合,由文章中主人公能力和生活的变化迁移到交通、饮食、旅游、休闲、学习等多方面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语言支架和本课所学的一般过去时的表达来进行描述和阐述,在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提升思维品质和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从基于语篇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在学思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如何将这一理念运用在我们的课堂中,两位老师给了我们优质的示范。兰亭小学英语组将继续努力,一起在小学英语课改的道路中精思深研、追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