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添加时间:2023-06-19 12:51:09
来源:无锡兰亭小学

养正·正思深研|勤学习艺悟传统,明理思辨促提升——记兰亭小学“学科高地”项目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推进我校书法学科高地项目为目标,彰显我校办学特色,近日,兰亭小学与玉祁高级中学、大桥实验小学和天一第二实验小学联合开展书法特色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紧扣课题,在实践中蒙养感知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书法课程展示江阚阚老师执教的内容为《有趣的“亭”》。教学中,老师巧妙地将祖国优秀经典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包括书法,篆刻,美术版画,传统人文文化等元素),同时紧扣我校十三五课题《“翰墨书韵”文化蒙养现代儿童的叙事研究》展开实践教学。        我校大课题实施方案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自觉。”“翰墨书韵”文化就是学校以传统美德、人文知识、传统艺术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样本。本堂课就是基于“学科融合,实践体验”蒙养方式和“分手段”推进的一次课堂教育实践。学生通过学习,强化动手实践和传统感知,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知,提高了审美情趣,拓宽了艺术思维和视野。
                                                                                     激发兴趣,在体验中挖掘自身潜能
       整节课,在“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理念的指引下,大家积极思考,参与课堂,活学活用。引领学生突破了书法课堂的原有教学,不仅要会写,还亲手实践了篆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是挖掘了他们自身的潜能。学生的作品精彩纷呈,天真烂漫,或古拙,或飘逸,或开张,富有童趣,学生的自身潜能和个性特征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展示。
                                                                                    因材施教,用亲近儿童的方式蒙以养正
       学校课题方案中提出的“蒙养教育”是儿童特有的亲近“翰墨书韵”文化的方式,为了让传统经典适合时代、适合儿童,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传统书法教学进行校本化主题教材的重构,将书法,篆刻,美术版画等传统人文文化元素相结合,引领儿童从现代走向传统,从大众走向经典,这正是学校课题中提出的“蒙养教育”一一立德明礼、勤学习艺,蒙以养正的价值所在。
                                                                                    立德明理,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原无锡市美术教研员周正强老师在评课中说到,本课选取的汉字是“亭”,其本意是有顶无墙,供人休息的场所,常常修建在马路旁或花园里。除此之外,亭还有引申义,那就是正直、挺立、亭亭玉立之意。用作人名时,更有正直、坦荡的积极意义;这和我校课题中提出的蒙以养正,立德明理的教育思路无疑是相吻合的。惠山区美术教研员虞玺老师对江老师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带领孩子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同时也肯定了他这堂课帮助儿童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育人目标的达成。

 

当前位置:
兰亭小学    养正·正思深研|勤学习艺悟传统,明理思辨促提升——记兰亭小学“学科高地”项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