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研课标 “语”时俱进创未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精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好地理解课标新思路和新内容,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5月11日下午,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五楼阶梯教室,认真聆听了骨干教师刘斌带来的讲座——《共读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
讲座伊始,刘老师先从新课标的产生背景及一种课程理念、四大核心素养、九大总目标、三个学段要求、六个学习任务群这五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
随后,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概念,刘老师进行了详细阐述:学习任务群可以按三个类型设置六大任务,在构建学习任务群时,要结合教材特点,有所侧重地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根据任务要求进一步细化学习活动,最终以多种形式呈现学习成果,任务群的实施最终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新课标再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老师们应该深入学习,守正创新,逐步落实新课标理念。
学习新课标,如甘雨滋润心灵,老师们收获颇丰,纷纷畅谈了自己宝贵的学习心得。王嘉雨老师着重围绕新课标的“新”来谈她的学习感悟。她说,新教材改编后,更加注重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选取与学习,原本小学阶段学习129首古诗文,现增加至160首。而这,实际上就是重“寻根、立魂、养心”,是重“文化自信”的温习、渗透和传承,注重学生精神大厦的奠基与崛起。“文化自信”其实就是“一束光”,能够点亮孩子的内心,照耀前方,为学生的成长奠基。沈艺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重点围绕新课标中的思维能力谈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新课标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预习中初步感知、体会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厘清脉络主线,用目的导向倒推思维流程,这种基于孩子的掌握情况设计思维教学的方式,需要在情境创设中逐步提升。孙珂老师则重点谈了对新课标中所提到的核心素养的理解。她说:一堂优质的语文课,教师可以把“黑板”变做“舞台”,展示自己的课堂亮点,这些“优质板书”无一不是思维和审美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后,兰亭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在守正创新中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在“语”时俱进中创造学生更美好的未来!